于是入手了一个昂贵的大玩具
在连续想着换车想了两年之后 在前一段时间终于下定了决心换了辆车 - 新车是2026年的BMW X5 50e是一辆Plug in Hybrid - 就大部分时候是正常的普通车但是车本身有一块小电池可以提供大概40英里的里程. 最后选了这辆车算是对我过去两年的纠结的一个妥协吧. 就平常通勤上下班电池够用但真的开出去玩又不用担心充电的问题. 同时因为是自己的第三辆车了 而且就怎么说呢,有一种这辆车我想确定有所有我想要的options. 在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DMV地区貌似没有我想要的车 (就要么颜色不对要么缺option) 所以最后决定直接下了单custom order 于是想着写一篇blog来记录一下买车的过程.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品牌的车都能够custom build. 我自己知道的是BMW和Porsche肯定可以. Lexus肯定不可以 (之前看车的时候看到Lexus然后sales很明确的说Lexus不给custom build). Audi应该可以(之前看车的时候我提到我要custom build, sales没有明确的说不行)
前期准备
首先不得不感慨, 哪怕有Tesla那么好的例子在前, 在2025年想买一辆车还是一个挺让人头疼的过程, 就不知道啥时候购车过程能够丝滑一点不用和sales和各种人各种打交道. 但anyway, 2026年买车和之前买车一样,需要做比较多的前期准备. 大体上包含两点
- 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论坛,reddit,小红书,etc) 了解到一个合理的折扣价格. 比如这次我就在各种论坛上和reddit上看到X5 比较常见的一个折扣是10% MSRP
- 试驾 - 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大概会做一个custom order, 所以肯定没办法试驾到完全和自己的车一模一样的车.但是可以找家附近的dealer去试驾同款车但是有不一样的options, 可以多试几个了解一下各个option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我这次比较幸运的是家附近的BMW dealer有一辆车和我想要的车唯一的区别是颜色,但所有我想要的配置那辆车都有了. 所以我就只试驾了一次觉得满意然后我邻居有辆型号配置完全不一样的BMW但是外观颜色是我想要的. 所以就相当于我分别看了车的外观和配置, 觉得还挺满意的. 同时试驾的时候可以试探的问下dealer能给什么样的折扣.
询价
这依然是整个买车过程中比较烦人的一点但互联网还是让人的生活变得稍微好了一点. 当确定了车型和配置之后就可以开始询价这个过程了.我自己的做法是搜了家附近100 miles内所有bmw dealer (大概18家),进他们的网站找contact us然后留最基本的信息(除非required不然只留email) 然后就说I’m looking for a new X5. 然后基本上24小时之内就会有sales email你问你具体有啥需求之类的,然后我都是统一的模版回复 - 大概就是说我想要的型号, 官网build好的链接,说自己已经试驾过了 然后问他(1) 有没有allocation, (2) 如果有的话 给他车注册所在地的zip code然后问要out of door price (只留email的好处在于如果有人回复的话,你就有一个written offer可以拿去和别的dealer讲价) 并且告知ready to move forward if price is good.
这么回复之后 我遇到了一下这么几种回复
- 不理我 (大概)
- 不愿意通过email给价格
- email给价格
我email了大概8家左右,最后有两家非常快的给个quote,然后我用一家的价格去和另外一家谈,然后另外一家给了additional $500的discount 然后当天填了credit application然后下了单. 下单之后sales会给你一个production number然后你可以用这个production number 去BMW官网追踪自己车的状态. 在状态变成production started之前你都可以联系sales改配置. 我自己就改了个配置(我基本上把能配的配置都加上了然后只留了一个没加 (因为没啥需要).那天看的时候才意识到没加的这个只要850. 所以就想着不如一次全配齐算了,反正不差这850块)
时间线
下面是我车交付的时间线 |日期|状态| |–|–| |8/12|Order received| |8/21|Scheduled for production| |9/4|Production begins, VIN become available, estimated Production completion date 9/19| |9/17|Quality control| |9/18|Awaiting carrier assignment| |9/19|Dispatched from factory| |9/22|At BMW Center|
交车
车子到了dealer之后 他们就给我打了个电话 约了9/24去提车 (因为要做pre delivery inspection 之类的). 整体过程算是比较轻松吧, 没有给我推销lojack之类的垃圾, 大概过程就是给我现在的车坐了个appraisal on trade in value, 然后谈了下finance option. 这个时候dealer有点狡猾,一开始给我的finance option是4.99% 然后我说官网不是2.99%的promotion吗? (side note BMW dealer一般会在官网的利率上再加1%) 一开始sales说那个事2025的promotion, 然后我就拿着手机打开官网给他看说是2026. 然后和finance manager谈的时候finance manager开始推销 package. 不过还算比较厚道,自己主动去除了一些东西. 我最后买了俩package - 一个是BMW的7年的extended warranty, 这个是因为hybrid和电车现在外面的修理厂一般都不给修,但是车总有坏的时候, 德系车肯定会有坏的时候,所以有个extended warranty就比较安心把.第二个package其实事后想想可以不买的,就4年的全部保养(新车只送3年换机油和空滤). 因为除过机油这些之外剩下的也没啥大件的保养但当时我可能是更在一个risk averse的一个想法里面吧, 就想着万一需要呢. 不过dealer也算OK的给个点折扣.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在签paperwork的时候一定要细读, 比如我就发现他第一次给我的purchase agreement上这俩package的价格没含折扣 (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 签完paperwork之后就是简单的有个tech带着过了一下主要的setup 啥的,这点没啥特别好说的
汽车配件
行车记录仪
其实我上一辆车一直没有买行车记录仪 然后我也一直没有发生过事故.但是一直想要给车上装一个.就第一万一出事故了有个记录 第二开车的时候万一看到啥神奇景象也不用急着掏手机. 看来看去其实觉得各个牌子都差不多所以最后就根据reddit的建议选了个国产的.然后在我提车之前就收到了东西. 因为买个这个行车记录仪是有前后俩个摄像头然后我又不想说自己走线(怕麻烦), 所以预约了bestbuy提车当天的安装服务 (很凑巧的是bestbuy和提车的dealer就隔了几个block). 这个安装最后花了大概2小时左右,花费99刀(如果只装前摄像头是79). 我觉得这算是一个比较划得来的服务,就我自己装的话2小时肯定弄不下来而且弄完最后藏线也不一定有人家藏的漂亮 (他们弄完看外面完全看不到线).
Level 2 家充
这个其实我自己犹豫了很久,就要不要装LV 家充. 因为50e自己的range只有40 miles, 然后可能的alternative option有
- 完全不装家充,充电靠LV1. 优点是省钱,缺点有(1)充电慢(就差不多10多个小时才能充满)(2)看网上很多人说X5用LV1充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
- 用自带的移动LV2充电器.但这样需要我叫电工来装一个240V的插座,然后根据现在的要求还要装配套的GCFI breaker. 我自己问了一下就让一个电工过来装一个240V的插座跟让他直接过来装个LV 2 charger其实也差不了几个钱,然后从安全性的角度上来说装hard wired的charger比240V插座要安全. 最后我也就考虑一步到位直接选择装LV 2 charger.
不得不说装了LV 2 charger还是很不一样的. 因为在装好之前我用LV 1 charger试了几次,基本上需要差不多12个小时左右能把车从10%左右充到80%. 装了LV 2之后10%充到90%差不多两小时内也充满了.
交车之后
本来还想说这次难得碰到了一个靠谱的dealer结果交车之后果然有一些幺蛾子
- 我让他们把我本来VA的 registeration 和tag换到新车上 结果他们弄错了给我重新弄了一个tag.
- 不知道为啥我现在在VA DMV网站上还能看到我的老车在我的名下,不知道是VA系统有delay还是说他们的title department又弄错啥事情了.